为加强世博馆团支部文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与局系统单位团支部加强共建联系,8月22日下午,世博馆团支部组织青年读书沙龙,以“青春梦想,文博力量”为主题,并邀请上海历史博物馆、五五三台、鲁迅纪念馆的团员及青年参与共建活动。
世博馆团支部挑选不同种类读物供团员和青年进行阅读,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文物与博物馆学出版物、世博学出版物、历史类出版物、艺术类出版物等共计约30本读物。
首先,世博会博物馆团支部向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介绍了读书沙龙的流程,在了解到沙龙的书籍全部来自世博图书馆后,团员青年开始选择自己想阅读的书籍。
团员青年齐聚一堂,共享读书乐趣,在电子产品泛滥的当代社会,能够有片刻时间静静地阅读书籍,这样的体验让大家非常难忘。
近一个小时的阅读之后,大家就自己阅读所得进行分享。
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
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一方面为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总体策划水平;另一方面能为有志于从事博物馆策展的从业人员和高校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提供学习陈列展览策划的教材,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实际能力,以适应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对策展人才的迫切需求。
上海历史博物馆团员青年马恩铭和大家分享了《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的读后感:
在读完第一章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理念后,我觉得是比较有启发意义的,观众进入博物馆后,可能心理上有过高的预期,导致他进入内部空间之后,可能会因为你的展示设计而造成一种落差感。
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建筑外部的设计。后面的章节讲到了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一些问题,通过作者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评估一个展示展览从最开始的构思到结束的逻辑。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
从唐代到明清,古代女性形象的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的变化,还体现了女性地位和角色的演进。古代女性图像主要传达生死观念,强调外观修饰以吸引男性注意,揭示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标准和期待。现代社会则倡导多元化审美和女性自我认同,鼓励女性探索并确认自身的价值,以此对抗审美焦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强调了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工作的关键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五五三台的青年党员邰利和大家分享了《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的读后感:
这本书很符合现在比较流行的她文化,书中还讲到了女性的才艺创作,比如说女画家,通过博物馆里的壁画来作为证实,并分析这些作品背后反映的当时社会的潮流。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美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更为多元的审美观念,更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让人们能够发现自己独特的美,破解审美焦虑的根本之道在于每个人自己有正确的价值观。
2023上海文化年鉴
《上海文化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上海文化事业重大事件及文化领域新气象新成果的大型工具书,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部地方综合性文化文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团支部书记程欣和大家分享了《2023上海文化年鉴》的读后感: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我们上海整个文化界,除了博物馆之外,还有很多像电影、电视,还有一些新闻出版等内容。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以及上海宣传系统的小伙伴们,真的做了很多工作。
我觉得除了这个书本身之外,我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其实没太有心思能够沉静下来去读书,时间特别的碎片化,就一直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去打扰,所以通过这个青年读书沙龙让我能有机会静下心来阅读片刻,感觉非常好。
世博与我
《世博与我》是从个人视角所撰写的回忆上海世博会和传承上海世博会精神的征文集合。80多位作者,或曾亲历上海世博会,或仍在从事世博延续至今的相关工作,从申博一线的外交官到普通的志愿者,每一位都贡献了一份自己对世博的鲜活记忆与情感。
世博会博物馆青年汪萍和大家分享了《世博与我》的读后感:
我作为世博会博物馆的一份子,拿到这本书倍感亲切,让我再次打开记忆,回顾、回望、回味那场波澜壮阔的上海世博会。
这些文章的时间跨度近四十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汪道涵对举办世博会的考虑,到今天浦江两岸世博园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积极影响,以及这个项目的艰辛历程,是一本可以全面了解世博会背后故事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读书能让我们感受到充实和温暖,通过文字的魅力,给予人内心平静的力量。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品味青春、阅享生活。
此次青年读书沙龙,大家徜徉在书海里,激发了学习意愿和进取精神,在阅读中洗礼精神、升华思想、增长才干、提升能力。青年们纷纷表示,借助本次读书学习分享活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不断读书学习,增加知识储备,为文博事业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