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4
米兰世博会:一场接力与重逢
来源:解放日报     

米兰市中心“世博之门”但丁大街竖起了参展国中国国旗。冷炜 摄

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钢结构已基本完成。李晔 摄

  整个欧洲经济仍在徘徊,意大利却有好风景。米兰西北部,有一处大吊车密集的工地,那就是2平方公里的2015年米兰世博园区。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盛况恍如昨日,转眼,时光机滑向2015年。竟然,距离5月1日米兰世博会开幕,只剩2个月时间。

  从上海到米兰,两座早在36年前就结为友好城市的魅力之都,开始了接力。这一次,中国依然要书写奇迹——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下了7308万人次的参观者总数历届之最,而此次米兰世博会上,中国将以中国国家馆、中国企业联合馆、万科馆三馆齐亮相的阵容,以近6700平方米的场馆面积,成为整体规模最大的参展国。

  2015年,是中意建交45周年。还有更多人被米兰牵动心弦。刚刚履新的中国驻米兰总领事王冬没想到,2010年时她曾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而5年后,她身在米兰,又与即将在世界舞台上隆重登场的“中国队”相会;上海世博人也没想到,他们的念念不忘终于有了回响,由原上海世博团队一些骨干组建筹办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将集结中国优秀企业,首次以自建馆形式亮相海外世博;中国企业也没想到,100年前美国巴拿马世博会上,以酒类等食品行业为主的中国企业曾引发轰动,100年后,代表中国转型驱动与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中国企业,将再度集体出征。

  这是一场接力,更是一次重逢。

  “中国种子”秀出中国“智”造

  正是米兰冬季。1月20日,王冬上任第11天。她来到尚在建设中的世博园区,现场查看中国三馆进度。“麦浪”造型的中国国家馆、意寓“中国种子”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名为“食堂”的万科馆,三馆都紧扣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生命能源”主题,建设进度均在85%以上。

  在中国企业联合馆(以下简称“中企馆”)工地前,王冬驻足良久。对于上海,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2010年,作为外交部一员,她曾亲临上海世博园区,见证了上海世博团队的努力与最后的完美呈现。未曾想,5年后在异国,再度邂逅。她对正在现场督阵的中企馆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华竖起大拇指,“你们是用上海经验,展示中国气派!”

  中企馆位于米兰世博园区NE—6地块,毗邻游客主服务中心和意大利国家馆。记者在现场看到,蓝天下,这颗即将萌动世界的“中国种子”,其最重要“绿核”已经成形,全部采用来自上海宝钢的钢材。这是世博会中国自建馆首次在海外施工,由意大利MAP公司负责中企馆的钢结构。这家还承包了世博园区内意大利馆、越南馆及部分租赁馆的钢结构工程的公司,对“拗造型”的中企馆情有独钟。工程经理亚历山德罗说:“园区内其它馆多以横竖结构为主,搭建较便捷,但中企馆却要展现类似种子萌发、DNA 螺旋的生命力与延展性,这对我们是很大挑战。”而一旁的同事阿尔贝托是位建筑迷,他主动对记者说:“老实讲,作为意大利人,我肯定觉得意大利馆是最棒的,但必须承认,中企馆在我心中也很特殊。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构造,它都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要打分,鉴于我从来不打10分,我会给中企馆9分……”

  魏建华已在米兰值守1月有余,紧盯进度。他表示,中企馆正在捍卫3个节点,2月底,钢结构和基础施工全部完成;3月20日,启动布展及内部装修;4月20日,展馆试运行准备就绪。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中企馆能如期呈现,意大利施工人员已破例进行两班运作,他们幽默道:“等世博会开幕后,一定要来中企馆吃饺子。”

  中企馆执委会主任陈安杰告诉记者,中企馆集中了一批具雄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国优秀企业,它们将以中国“智”造来回答世界。其中,有以中国航天、中国商飞等企业为代表的“上天”领域。中国航天已领先于全球研制出能提前7天预测台风的卫星,而中国商飞的C919有望于今年实现首飞。还有以中国南车、宝钢集团、上海电气等为代表的“入地”领域,其中包括连李克强总理都为之当起“超级推销员”的中国高铁;有以中国海运、美钻石油、“彩虹鱼”等为代表的“下海”领域,其中“彩虹鱼”挑战的是11000米深渊海沟极限;还有以上海纺织、光明集团、世茂集团、五粮液、天士力等为代表的民生领域,旨在回应米兰世博“滋养地球”主题,体现中国企业在回馈自然和改变生活方式上的不懈追求与最新业绩。

  据透露,中企馆的展示技术,是刚在亚信峰会上使用过的全息影像技术,一部以熊猫为主题的全息特效多媒体剧将每天在中企馆上演。此外,中企馆正申请在米兰市中心租下35平方米的电子广告屏来宣传中国形象,这在欧洲比较少见。园区外还有来自浙江、用金丝楠木制成的“中国大舞台”,以展现“智”造之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

  在王冬看来,2015年,恰逢中意两国建交45周年,“由上海牵头组建中国企业联合馆,这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个高端展示平台,也借以诠释我国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一定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亮点”。

  800万中的100万中国票

  米兰市中心著名的斯福采斯科城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统治家族的城堡。而今城堡前,米兰官方专设世博之门,进行世博门票和纪念品售卖。世博之门所在但丁大街两旁,则竖起了147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旗帜。

  世博之门工作人员对黄皮肤的记者格外热情。他们言语中透着兴奋与感激:“现在平均每5张售给外国人的门票中,就有1张卖给了中国人!”

  米兰世博局副局长葛利向记者证实,截至目前,已向全世界售出800万张米兰世博会门票,其中来自中国的购票量达到100万张,“除意大利本国外,中国购票量居世界各国之首。而按照我们的希望,为期6个月的米兰世博会将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其中中国游客达到150万人次”。

  奔放的意大利人对中国的重视与期待,在王冬抵达米兰前就已强烈感受到。她告诉记者,尚在北京时,意大利驻华大使邀请她到他官邸做客,而她也见到了意大利驻华使馆一位参赞,这位参赞身兼米兰世博会驻中国总代表,是米兰世博会唯一一位派往意大利以外的代表。而王冬上任米兰后,日程即被排满,包括与米兰省督、米兰市长和大区主席的见面,“他们无一不强调米兰世博会中的‘中国分量’”。

  据葛利介绍,本次世博会预计将为意大利带来100亿欧元的收益,其中一半收入来自旅游业。难怪,一听说中企馆执委会与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的客人抵达米兰,当地博丝高乐酒店老板吉拉多便着急要跟中方签约,希望借此引入源源不断的中国住客。1975年创办的博丝高乐在全球有20家豪华五星酒店,老板决心将今后几年的销售攻势集中在中国游客身上,“欧洲经济增速在下滑,但意大利是幸运的,因为马上要举办世博会,更幸运的是我们酒店业,会迎来150万中国游客”。为此,吉拉多煞费苦心,不仅专门制作了中文网站,还在酒店设立大量中文指示牌,甚至每个房间内,都有给住客的一封带有老板亲笔签名的中文信。“考虑到中国游客的习惯,我们特地在房间内备好热水壶,还聘请了会烧中国菜的米其林大厨。另外敬请放心,世博会期间,酒店早餐一定会奉上中国人爱吃的粥!”站在吉拉多一旁的,是曾在中国进修的意大利女孩丝尔维娅,她中文说得还不怎么顺溜,却已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份量”也成就了“小白菜”的回归。2010年,共有8万名志愿者在上海世博园区内提供服务,由于他们身着绿白色相间的服装,被亲切称为“小白菜”。时隔5年,中企馆执委会副主任、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主席朱裕华告诉记者,今年1月11日,中企馆启动海外志愿者招募,招募仅3天,就有200多人报名。1月23日,中企馆首批30名志愿者在米兰培训。他们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甚至还有当年的志愿者!

  李叶,2010年在上海师范大学就读大二,曾在上海世博园区外担任城市站点志愿者1个月,后在世博C片区“德中同行之家”做了2个月的馆内志愿者。她告诉记者,有一晚从“德中同行之家”出来,被几位游客团团围住,做了半个多小时的“不倒问”,“虽耽搁了回家时间,却感到无比幸福,从此以后总忍不住要上网搜索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去年,李叶到意大利进修艺术和多媒体教育,今年初,一听说中企馆招募志愿者,她火速报名,顺利过关。

  而今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就读的上海女孩许一桢,曾在2010年因参加高考而与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失之交臂。一听说招募志愿者,她坐了3个多小时火车赶到米兰面试,“当时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做梦都没想到,居然能把5年前的遗憾给补上了”。

  意大利外交部外事局常务副局长维琴佐表示,中国游客在米兰无疑将受到特殊关照,除中国三馆招募的志愿者外,米兰世博会志愿者工作部还会对母语非汉语的已入选志愿者进行为期1-3个月的汉语短期培训,“这恐怕在世博历史上从未有过”。

  为中国客人的到访屡屡“破例”

  宝络来法务及税务事务所在意大利赫赫有名,此次以能为中企馆“打工”为荣,且刚刚立了新功,为中企馆在米兰的建设费用争取到了至少4%的退税。事务所负责人马西莫坦言,与中国的联系是为事务所增加“筹码”,“要知道,意大利客户中的90%出现了经营下滑和困难,如果有中国资金注入的机会,想必他们会起死回生”。

  本以为,这是马西莫面对中国媒体的客套话,然而接下来的意大利行程,却让记者意识到自己错了。

  都说意大利人很讲究休闲,商店多是到下午五六点便打烊。但为了中国,许多地方破了例。

  本该在周末休息的人工瀑布,破例为中国访客开启。在翁布里亚大区特尼尔市,欧洲最高人工瀑布马莫雷,罕见地在周六奔腾,旨在恳请中企馆执委会和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牵线搭桥,在米兰世博会期间将更多中国人吸引至此。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的市长,破例为中国访客加班。在伦巴第大区蒙扎市,因道路不熟,待中企馆执委会等中国客人姗姗来迟时,已是晚上6点多。然而,蒙扎市市长集结了当地商会、工业协会等负责人以及F1赛道总经理等,依旧等候。蒙扎市所看中的,是中企馆所聚集的诸多中国实力企业,正如市长罗布托所言,“米兰世博会期间,中国企业家可在我们的F1赛道上过一把飚车瘾,或专门组织一场赛事。我们还有意大利最大的设有围墙的皇家公园,可以为中国企业家接待和举办高端活动提供理想场所”。当这位市长如愿以偿地同中方签约后,他开始为蒙蒙细雨而致歉:“关于签约,我们真的等待已久,以至于忘了为中国客人预订一个太阳。”

  在拉齐奥大区菲乌奇市,副市长费莱洛为中国客人的到访感到兴奋。他说:“菲乌奇这座仅9700人口的小城,在谷歌等搜索引擎上甚至查不到中文介绍。但中企馆客人的到来,会改写这一历史。今天是菲乌奇市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迫切想跟中国交朋友。如果世博会期间来菲乌奇的中国游客少于7万人,我会无法原谅自己……”费莱洛还热衷向中国推销当地的矿泉水,“这水曾为罗马教廷所有,如今有志进入中国百姓家”。

  还有迄今仍保留手工绘制的意大利塔吉娜艺术瓷砖,主动赞助中企馆的内装饰,欲借此打开中国市场。

  在一次晚宴上,翁布里亚大区发展局局长好不容易抢到话筒,“炫耀”自己1986年曾到访中国。他诚恳地向中国推荐当地可循环利用的能源、纳米材料技术、生命科学以及超过百年的精工制造,“我坚信,只要意中合作,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这种种迫切,记者最终在维琴佐处获得求证。他告诉记者,去年10月,意大利总理伦齐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罗马会谈并签署80亿欧元的商业协议,但伦齐总理显然不满足,表示这些协议只不过是“开胃菜”。维琴佐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意贸易达到480亿美元。意大利要尽快摆脱欧洲第二大债务国身份,这无疑要靠中国帮忙。去年,中国已出资超过50亿欧元购买部分意大利企业的股份。惊讶于中国财力,欧洲媒体甚至打出了‘意大利对华出售’的新闻标题……”

  意大利此行,让中企馆执委会感到使命长久。难怪每场签约,意大利方总要强调:“米兰世博会只有半年,但中意合作不能落幕。”

  相传,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时,发现宴席上的中国人举杯时都要向宾客说“请,请!”这位旅行家将此礼带回家乡,而今,意式碰杯礼都要说“亲亲”。

  但凡有心,都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