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郎世宁,《心写治平》(局部),1736年作
“乾隆”是中国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为尊敬其祖父康熙,在位60年后让位嘉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6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继续实践满族皇权与中华正统文化的对接,尊奉儒家思想,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主持建造了一座新的太上皇宫殿——宁寿宫,宁寿宫花园即俗称的乾隆花园。本次展览“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通过对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格局、陈设及重要文物的解读,让观众领略乾隆花园精湛的造园艺术、建筑内檐装修及陈设,感受乾隆皇帝实践儒家礼制,追慕文雅生活,信、修汉藏佛教的晚年生活及其精神世界。
颐养谢尘喧
“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出自乾隆的诗作《符望阁诗》。公元1795年,乾隆执政满60年,由于不愿意超过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先例,乾隆宣布退位,传位给颙琰,即嘉庆皇帝。《符望阁诗》中抒发了乾隆决心颐养天年、归隐修身的意愿。
《清人绘弘历采芝图像轴》(局部),清雍正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嵌珐琅宫廷人物挂屏》(局部),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现场通过室内装饰、器物陈设营造了乾隆花园的情景
君王亦文人
乾隆汉文造诣深厚,称自己为读书人。据说,他6岁即能背咏《爱莲说》,13岁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字。他当皇子时受教于汉文化很高的翰林儒臣,又有满州师傅教满文,14岁已经能写各体诗文。乾隆非常喜欢题诗作词,他创作的诗文堪称历代帝王之首,所作的《御制诗文集》共录43000首。这种对文人士大夫生活趣味的向往和对其品行气节的崇尚,都可以在其造园的设想中得以体现。
《园林婴戏图通景画贴落》(局部),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现场
通景画又叫贴落画,是清代乾隆时期皇宫最常使用的一种室内装饰画,相当于今天的壁纸。将通景画与展览空间融合,更利于人们理解通景画的设计初衷和呈现效果
《雕天然木框嵌玉石花鸟纹挂屏》(局部),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现场实物
《攒竹嵌玉石宝座》,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情怀寄高远
乾隆花园中有楼阁、别馆、假山、亭台、曲水、佛堂、书屋、戏台、精舍,是乾隆皇帝追求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所向往的归隐之地,也是他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现实映射。为使人们“皆知尊君亲上,去恶从善”,乾隆组织人力,历时18年,将汉文大藏经完整翻译成了满文。乾隆对于佛教的崇敬既是个人行为也延伸到了国家层面,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意义深远。
《硬木嵌玉十六罗汉像屏》(局部),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雕花框极乐世界佛屏》(局部),清乾隆时期。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信息
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
首都博物馆
展至8月24日
www.capitalmuseu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