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尊盘”
“噩矦方彝”
“蟠螭纹簠”
“钟鸣鼎食”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那么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也许去看看目前正在无锡博物院举行的展览就可近距离体会了。8月20日上午由无锡博物院、湖北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钟鸣鼎食——周代王宫贵族的礼乐生活》展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文物精品展厅举行,为期两个月。据悉展览期间除了展示68件商周时代的钟、鼎等国宝级珍贵文物还有专业编钟乐队的现场音乐表演,再现古代王公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礼乐”。
华夏博物馆馆长胡久洲介绍称钟、鼎是商周时代青铜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当时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当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经过西周制定和完善的“礼乐”制度,影响了后续2500多年的中华文明,“礼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定的符号。而“钟鸣鼎食”也在历史的演进中变成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代表着富庶、文明和礼仪。
无锡博物院相关人士称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为了增加观赏性和互动性,展览期间的20日到26日,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还将有由随州华夏博物馆专门的编钟表演乐团——曾侯乙编钟乐团的演员们带来现场编钟音乐演奏,每天各两场。
此外,8月22日,还将有一场题为“钟鸣鼎食——周代王宫贵族的礼乐生活”讲座,市民可以免费参与,到博物院一楼总服务台领票即可参与听讲。